出版:2025.01
規格:繁中/平裝/128頁/ 23 x 30/彩色
ISBN:9771011681007
備註:初版
《建築師》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,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,轉由全聯會出版,發行迄今,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,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。
建築師》雜誌社的創辦人,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,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,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,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,使得《建築師》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,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,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、人文環境的關懷,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,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。
《建築師》雜誌,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,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,更慢慢調整步伐,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,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,讓《建築師》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「史記」,更是建築界的「Time」。
■ 編者的話
百年老店·再現繁華-以美學奔向未來
A Century-Old Shop Reproduces Luxury: Moving Towards the Future with Aesthetics
At a pivotal moment, Taiwan Railways is focusing on three key reforms: “Safety, Stability, and Transformation.” By breaking free from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and transitioning to a corporate operational model, Taiwan Railways aims to strengthen its foundation and meet the diverse challenges of corporatization to benefit travelers.
/ Compiled by Editorial Department
交通運輸工具,是人們夢想的任意門,它可以實現人們遠離故鄉,前往充滿夢想的他方。其中尤其鐵路運輸,它穿山越嶺深入鄉鎮,縮短人們認知的世界距離。它穿越山林、沙漠、海洋甚至極地,經過令人震撼的美麗川河大地,是所有旅遊運輸工具裡,最能觀覽地表之美的運具。
臺灣的臺鐵也是深受人們倚賴與喜愛的交通工具,早期高速公路與高鐵尚未完成之前,作為臺灣唯一遠距離運輸的工具,逢年過節人們一票難求。高速公路與高鐵陸續完工後,它營運已久呈現的軟硬體老舊,加上新冠疫情雪上加霜,連年虧損成為國營事業龐大的負擔。
2022年《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》草案完成三讀,2024年1月1日臺灣鐵路管理局走入歷史,成為體質完全不同的「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」。雖不至於天翻地覆的幡然改圖,但民眾很容易從一台一台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型列車出現軌道;車廂的體驗更親民;新建或改建的車站更迷人,發現它已經不同以往。全民的臺鐵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維新與變法,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。但在了解臺鐵如何維新之前,不妨從溫習臺鐵的歷史開始。
作品
城際列車 EMU3000 / 32
通勤列車 EMU900 / 36
觀光列車 鳴日號/鳴日廚房 / 46
觀光列車 藍皮解憂號 / 52
觀光列車 海風號與山嵐號 / 56
文物列車 天皇花車/總督花車 / 62
走入歷史的代表性動力車 / 64
新竹火車站 / 70
嘉義火車站 / 76
鶯歌火車站 / 82
花蓮後車站禮賓候車室 / 86
南港站禮賓候車室 / 90
移動的空間美學
臺鐵的美學復興之路 / 94
百年老店·再現繁華-以美學奔向未來 / 97
安全與美學 / 102
設計的終極目標 以服務設計導入提供更好的顧客體驗 / 108
《美學細數》 / 112
《建築能效》
建築能效標示之國際趨勢與在台實踐 / 118